All About Japan

和果子的前世今生

美食 & 饮品 甜品
和果子的前世今生

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日本玲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和果子也不是一天做出来的。和果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,每个历史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粗略回顾下和果子的发展史。

日语里的“果子”,指的是人工制作的点心,相传在久远的农耕时代,日本社会是没有“果子”这种食物的。
当时人们食用粮食以及各种天然形成的干果和水果,而作为甜点的“果子”,则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。

公元600多年,也就是中国的隋朝,日本派出遣隋使以及僧侣等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社会制度。
这些遣隋使和僧侣学会了当时中国点心的制作方法:将面粉、米粉等制作成各种形状,加上蜂蜜、糖等作为调味料,其中的一些种类可以通过油炸等方法增加其口感。
遵照上述做法制成的点心,无论在味道,造型、还是保存时间、精致程度上,远胜于单纯的谷物加工,于是,点心马上在日本的王公贵族之间风靡。
在当时,点心珍贵无比,人们用这种点心祭祀神灵,称其为“神馔”。
今天的春日大社、热田神宫、下祝茂神社里所使用的“神馔”,依然保留着中国隋朝点心的影子。
比如,日本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神馔——镜饼。

http://withplace.info/archives/943

时间又过了几百年,到了日本的奈良时代。
茶树的种植日益普及,茶道开始盛行。
而高雅并且充实的饮茶过程中,点心是必不可少佐餐。这极大的刺激了和果子的制作和销售。
于是,和果子也逐渐从王公贵族的深院高墙,走进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当时和果子的大概可分为四类:羹类、面类、“馒头”类和饼类。

http://toraya-group.blogspot.jp/2012/04/blog-post_09.html

在和果子当中,有一类点心名为“馒头”。该类点心的创始人是一个叫林净因的中国人。
1349年,林净因与到中国学习的归国僧侣一同抵达日本。
日语中的“馒头”其实指的是中文里的“包子”,有肉馅。因为僧侣不能吃肉,林净因用红豆搅拌带有甜味的植物汁液代替肉馅,开创了新的和果子流派。

http://chuansong.me/n/1439960

到了江户时代,日本的文化中心逐步从京都转移到东京。
樱饼、大福、煎饼等各色和果子也被大量生产出来,一时间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局面,于是,江户和果子也为日本甜品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有人说,江户时代是和果子的繁盛期,现今的大多数和果子都能在江户时代找到它们的雏形。
如今,食品加工技术日益发达,和果子不管是数量、质量、营养还是艺术价值,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。
不计其数的和果子为每天奔波忙碌的人们增添着许多幸福和甜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