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日本:春分吃什么?
在日本,“春分”被定为了法定假日。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,日本也有着春分之日该吃的美食,本篇就来介绍一下。
Lynn春分与彼岸
之所以叫做春分,是因为这一天是白昼与黑夜均等分配的一天。北半球的春分之日一过,宣告了白天将逐渐变长,夜晚则逐渐变短,冬季彻底退场,而春夏的序幕则徐徐拉开。
春分当日的太阳是从正东升起,正西落下。日本人认为,太阳缓缓从正西方落下之时,是逝者所在的“极乐净土”与生者所在的“现世“最容易“沟通”的时刻。所以自古以来,在春分当日、以及其前后三日,一共7天的时间里,都被日本人称作“彼岸”(ひがん),彼岸期间是扫墓祭祖的时期。日本的皇室有“春季皇灵祭(しゅんきこうりょうさい)”的传统祭典:在春分这一天,天皇将在日本的皇灵殿祭祀先祖。而普通民众,更是会带上鲜花,和家人一道去扫墓。当然秋分也同样有彼岸时期和扫墓习俗。
牡丹饼
有了传统习俗,自然少不了与此相关的传统食物。
春分的彼岸期间,先祖墓地上供奉的往往是一种叫牡丹饼(ぼた餅)的甜点。牡丹饼虽说名字里带有一个“饼”字,却和中国人印象中的饼完全不同。日本人将糯米(有时也混合一定的白米)先蒸后捣,在米粒还没有完全被捣成泥的状态(日语称之为“半殺し”)下将米揉成团,再在米团外面包裹一层豆沙泥,就成了牡丹饼。之所以叫做“牡丹”,据推测是牡丹象征着春天的来到;而用豆沙包裹,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红小豆是一种可以驱邪的食材。
除了春分,在日本一些重大的祭祀和法会,也会供上牡丹饼。当然除了红豆沙,还有其它的诸如黄豆面也是可以用来裹住半杀饭团的,这时候就被称作萩饼(おはぎ),是秋分时节的重要传统食物。
赤饭
与牡丹饼一起端上春分时节餐桌的,往往还有“赤饭”(せきはん)。
赤饭其实就是中国人也很喜欢的红小豆饭。红小豆的“除魔”、“辟邪”效果不再赘述,有趣的是,日本的赤饭使用的是糯米,为的是让小豆的颜色更好地着色于米上。而根据日本地区的不同,赤饭的“成分”也有所差异,有些地方不用红小豆来制作,而是换成豇豆(ササゲ)。这里面的原因也很日本:因为在赤饭制作过程中,红小豆非常容易“裂开”,使其外形不再完整美观,这样会让武士们联想到切腹,所以关东地区更喜欢选择难以裂开的豇豆作为赤饭的食材。
此外,吃赤饭也是很讲究的。首先赤饭和芝麻盐是标配,吃饭时须先撒一点在饭上,但是注意不可以使用碾碎或者翻炒过的芝麻,据说那样反而会有厄运。除了春分时节,一般值得庆祝的日子里日本人都会选择吃赤饭。当然有些区域在丧事和法事时也会做赤饭。
彼岸面
彼岸面其实指的是彼岸荞麦面(ひがんそば)和彼岸乌冬面(ひがんうどん)。
为什么要在春分・彼岸时期吃面?一种说法是,寒冷的冬天在此时宣告结束,这种季节更替之时,人们非常容易生病,无论是荞麦面还是乌冬面,都是既暖和又好消化的食物,非常适合换季的时候吃。而这样的习惯也就一代代传承了下来。
还有一种说法是,两种面有各自不同的功效。
据说荞麦有着情节五脏六腑污秽的功效,日本也一直流传着吃荞麦清洁身体后迎接先祖(そばを食べて体を清めてから先祖を迎える)的说法。而作为扫墓祭祖的重要时期,彼岸时期吃荞麦面可谓合情合理。
而乌冬面,因为谐音和日语“運どん”相似,可以理解为吃乌冬面会沾先祖的光。所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面,得到了先祖的庇佑,也就成了美味又吉利的节日习俗。
笔头菜
问荆,是一种木贼科木贼属植物。在日本,它被称作“杉菜”(すぎな),但是在春分时节,它更多被日本人称作土笔或者笔头菜(つくし)。
从外形来说,笔头菜这个名字可谓“实至名归”,而之所以还有个杉菜的名字,是因为长在地上的部分让人联想到杉树,而因为是春天可以食用的野菜,所以“杉树之菜”就这样流传开来。不过无论它叫什么,每年春天,在笔头菜可以食用的时节,这都是日料中一道必不可少的“春之风景”。
笔头菜的料理方法也不复杂,主要是“笔头”的部分充分煮熟变软后,即可应用在各种菜肴之中。比如在天妇罗中就很常见,而近年来也有一些创新料理会选择使用笔头菜营造出春天的感觉。笔头菜可是食用的时节很短,与春分“契合”想必也是大自然打造的奇妙缘分吧!
总之无论节日吃什么,都是一种文化。
在了解背后的故事后,会不会觉得,吃下去的不仅仅只是食物这么简单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