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l About Japan

【深度日本】日本的春分不立蛋!除了掃墓祭祖還有這些美食可吃

美食 深度日本 日本文化 春天
【深度日本】日本的春分不立蛋!除了掃墓祭祖還有這些美食可吃

目前日本三月份唯一的國定假日只有一天,那就是太陽通過春分點,晝夜來到等長的「春分之日(春分の日)」,通常是每年3月20日至21日的其中一天。特別的是,在日本「春分之日」除了象徵著生氣蓬勃,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讚頌外,自古以來更有著獨特的習俗和飲食習慣。

春分與彼岸

春分與彼岸

春分當日的太陽是從正東昇起,正西落下。日本人認為,太陽緩緩從正西方落下之時,是逝者所在的「極樂淨土」與生者所在的「現世」,最容易 「溝通」的時刻。所以自古以來,在春分當日、以及其前後三日,一共7天的時間裡,都被日本人稱作「彼岸(ひがん)」,而彼岸期間正是日本掃墓祭祖的時期。

日本的皇室有「春季皇靈祭(しゅんきこうりょうさい)」的傳統祭典,在春分這一天,天皇將在日本的皇靈殿祭祀先祖。而普通民眾,更是會帶上鮮花,和家人一道去掃墓。當然秋分也同樣有彼岸時期和掃墓習俗。

牡丹餅

牡丹餅

有了傳統習俗,自然少不了與此相關的傳統食物。

春分的彼岸期間,先祖墓地上供奉的往往是一種叫「牡丹餅(ぼた餅)」的甜點。牡丹餅雖說名字裡帶有一個「餅」字,卻和中華圈印象中的餅完全不同。將糯米(有時也混合一定的白米)先蒸後搗,在米粒還沒有完全被搗成泥的狀態(日語稱之為「半殺し(はんごろし)」)下揉成糰,然後在米糰外包裹一層紅豆沙,就成了牡丹餅。當然除了紅豆沙,無法收穫紅豆的地方會改用黃豆粉(きな粉),而漁村地區則會使用青海苔來包裹半殺飯糰。

之所以叫做「牡丹」,據推測是牡丹象徵著春天的來到;而用紅豆沙包裹,則是因為日本人認為紅豆是一種可以驅邪的食材。而除了春分,在日本一些重大的祭祀和法會,也會供上牡丹餅。有趣的是在秋分的彼岸期間,牡丹餅則被稱為「萩餅(おはぎ)」,正因萩是秋天代表的花卉,與鮮粉紅的牡丹一樣具有驅魔的效果。

赤飯

赤飯

與牡丹餅一起端上春分時節餐桌的,往往還有「赤飯(せきはん)」。

日文的「赤飯」其實就是紅豆飯。紅豆的除魔、辟邪效果這邊暫不贅述,有趣的是,日本的赤飯使用的是糯米,其目的是為了讓紅豆的顏色更好附著於米粒上。而根據日本地區的不同,赤飯的「成分」也有所差異,有些地方不使用紅豆而改用不帶豆莢的「豇豆(ササゲ)」。其原因為在製作赤飯的過程中,紅豆的外型較易爆裂影響美觀,讓江戶時代的武士們聯想到「切腹」,所以關東地區的日本人更喜歡選擇豇豆作為赤飯的食材。

此外,吃赤飯也是很講究的。首先赤飯和芝麻鹽是標配,吃飯時須先撒一點在飯上,但是注意不可以使用碾碎或者翻炒過的芝麻,據說那樣反而會有厄運。除了春分時節,一般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日本人都會選擇吃赤飯;當然有些區域在喪事和法事時也會做赤飯。

彼岸麵

彼岸麵

彼岸麵其實指的是「彼岸蕎麥麵(ひがんそば)」和「彼岸烏龍麵(ひがんうどん)」。

為什麼要在春分的彼岸期間吃麵呢?一種說法是,寒冷的冬天在此時宣告結束,這種季節更替之時,人們非常容易生病,而無論是蕎麥麵還是烏龍麵,都是既暖和又好消化的食物,非常適合換季的時候吃。而這樣的習慣也就一代代傳承了下來。

此外,據說蕎麥有著情節五臟六腑污穢的功效,日本也一直流傳著吃蕎麥清潔身體後迎接先祖(そばを食べて體を清めてから先祖を迎える)的說法。而作為掃墓祭祖的重要時期,彼岸時期吃蕎麥麵可謂合情合理。

而烏龍麵,則是因為諧音和日語中迎接好運的「運どん(うどん)」相似,可以理解為吃烏龍麵會沾先祖的光。所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麵,得到了先祖的庇佑,也就成了美味又吉利的節日習俗。

筆頭菜

筆頭菜

問荊,是一種木賊科木賊屬植物。在日本,它被稱作「杉菜(すぎな)」,但是在春分時節,它更多被日本人稱作土筆或者筆頭菜(つくし)。

從外形來說,筆頭菜這個名字可謂實至名歸,而之所以還有個杉菜的名字,是因為長在地上的部分讓人聯想到杉樹,而因為是春天可以食用的野菜,所以杉樹之菜就這樣流傳開來。不過無論它叫什麼,每年春天,在筆頭菜可以食用的時節裡,都是日本料理中一道必不可少的「春之風景」。

筆頭菜的料理方法也不復雜,通常是將筆頭的部分充分煮熟變軟後,即可應用在各種像是天婦羅等菜餚裡,而近年來也有一些創新料理會選擇使用筆頭菜營造出春天的感覺。筆頭菜可食用的時節很短,與春分「契合」想必也是大自然打造的奇妙緣分吧!

結語

結語

和中華圈一樣,日本相對也是一個講求過年過節的國家,一年之中大大小小的節日,都有相應的慶典與活動,輔以大自然的恩惠更奠定了特殊的飲食習慣。總之無論吃什麼,都是品一國的文化,而在了解背後的故事後,下會在品嘗那些美食的同時,應該會覺得吃下去的不僅僅只是食物這麼簡單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