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在日本】 和食與日本料理有什麼不同?割烹和料亭的差異又是什麼?
「和食」與「日本料理」
「和食」一詞於2013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進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可見日本的食文化所具有的代表性已受到世界的重視。然而「和食」並非單純只是「日本料理」,更是一種日本人在「尊重自然」的精神上所衍生出來的「習俗」,其主要特徵有下列四點:
●使用多種新鮮的食材,並在尊重食材的原味這一點下工夫。
●考量到營養均衡的健康飲食。
●將大自然的美與季節變化融入餐桌。
●將料理與各種節日做結合。
談起「日本料理」與「和食」的差異,一般來說「日本料理」較「和食」來的單純,泛指以日本獨有的料理方式所做出來的料理,像是日式餐桌上經常出現的照燒料理、壽喜燒、烏龍麵等皆屬於「日本料理」。
「懷石料理」與「會席料理」
「懷石料理」與「會席料理」的日文讀法雖然相同(kaiseki ryouri),所代表的意義內涵卻大不相同。
懷石料理本是在茶會前食用的料理,基本的肉容是「三菜一湯(一汁三菜)」,也就是除了裝有飯的主食的「飯椀」(2~3口左右的分量)之外,會再附上湯品的「汁椀」(通常是拿來配飯,份量也是約2~3口左右的味噌湯)與三道用上當季食材的佳肴。三道佳肴分別為向付(生魚片拼盤)、煮物椀(料較多的燉菜,通常是懷石料理的第一順位主菜)、燒物(燒烤料理,通常是烤魚)。而這些料理都是為了讓餐後才登場的主角「茶」更加美味所準備的,所以不會出現油膩與味道濃厚的料理。
懷石料理也是禮儀較多的日本傳統料理,其大略的食用順序如下:
1、兩手承接放有飯椀、湯碗、向付的方盤。
2、同時打開飯碗和湯碗的蓋子。
3、飯碗的蓋子翻面朝上將湯碗的蓋子放上去,隨後放在方盤旁。
4、食用一口飯與一口湯後,將飯椀、汁椀的蓋子蓋上。此刻不能食用向付中的料理。
5、茶會主人會端上酒來。
6、邊飲酒邊食用向付中的料理。
7、茶會主人會來為客人添飯與湯。
8、茶會主人會將煮物椀放在方盤前,並請客人趁熱吃。
9、客人吃完煮物後,茶會主人會端上烤魚,並放入向付中。
視茶會主人與流派的不同,可能還會有「預鉢(客人可自由夾取的料理,通常是容易夾取的煮物或涼拌菜)」、「強肴(第二順位主菜,與預缽的地位大致相同)」、「八寸(下酒菜,通常是冷菜拼盤)」等佳肴。
現今仍以「茶」為主角的懷石料理餐廳為了不與會席料理餐廳搞混,會在店名特地標上「茶懷石」。而未標示「茶懷石」的懷石料理餐廳中,也有不少不以「茶」為主角,單純是提供多道精緻料理的高級餐廳。
有別於「懷石料理」以「茶」為主角,「會席料理」則是以「酒」為主角,因此會席料理並不像懷石料理有許多禮儀,飯與湯會在最後端上來這點也與懷石料理不同,料理的內容也多是適合當下酒菜的生魚片、煮物、烤物、炸物等。而相較於簡單樸素的懷石料理,會席料理是在江戶時代以宴會為目的而誕生,料理擺盤與餐具會以美為出發點來準備。
其實懷石料理與會席料理兩者都是由更古老的「本膳料理」演變而來。本膳料理原本是室町時代的武家用來招待客人的料理,也被視為日本料理的原點。但在進入明治時代後,隨著日本的歐美化,本膳料理也隨之衰退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僅有寺廟等極少數的地方延續其傳統。
「割烹」與「料亭」
割烹與料亭皆是提供日本料理的餐廳,且都是經過長年修行的廚師用當季的食材來精心製作料理,差別在於其所提供用餐空間。
割烹的用餐空間是以吧台座位與桌子座位為主,客人可以在享用美食的同時觀賞到廚師的刀工廚藝,甚至是能與廚師閒話家常。割烹與料亭所提供的料理多為會席料理、懷石料理,但相較於料亭多為提供套餐,許多割烹則是能讓客人自行點餐。
料亭的用餐空間是以包廂為主,因其隱密性絕佳,多是做為政商名流的交流場地。料亭所提供的料理不一定是出於料亭裡的廚師,酒以外的料理皆是由其他餐廳外送的也不少。而料亭除了在包廂享受料理之餘,也能欣賞料亭裡的餐具、日本庭園、藝術品、數寄屋造,甚至能請藝妓進包廂裡表演,實能說是一種相當豪奢的餐廳。
結語
對日本人來說,「和食」不單單只是到高級餐廳品嚐廚師的好手藝,即使是在家裡,用餐前說「開動了(いただきます)」與用餐後說「謝謝款待(ごちそうさま)」,也是屬於「和食」裡尊敬大自然恩惠的一環。下次到日式餐廳用餐時,無論是在割烹或是料亭,又或是在居酒屋,在品嚐廚師手藝的同時,不妨讓心境也一起融入「和食」的文化中吧!